一场1-3的失利,在波兰站的热身赛上,这个比分不算惊天动地。但过程,尤其是第二局那个刺眼的12-25,简直是在给四天后的世界联赛总决赛敲响警钟。
首局27-25拿下,庄宇珊、吴梦洁这帮主力还在场上时,一切看起来都还在掌控之中。大家以为这又是一场常规的热身、练兵,可谁都没想到,真正的考验,或者说真正的崩盘,从第二局换上全替补阵容开始。
场面切换得太快了。波兰队开局直接一波7-0,直接把中国女排的替补姑娘们打蒙了。
你能清晰地看到,场上的队员们完全跟不上对方的节奏。进攻端找不到人,唐欣、董禹函的强攻像是打在棉花上;防守端更是一片混乱,拦网的判断全是错的,后排的串联几乎没有。整个队伍,就像一盘散沙,被对手轻松地以25-12碾了过去。
这不是简单的状态不好,这是实力上的硬差距。
第三局,教练组似乎想稳一下,把主力二传张籽萱和主攻庄宇珊留在了场上。可结果呢?14-25,又是一场大比分失利。整个替补阵容的气场,完全被压制住了,连基本的配合都显得生疏。哪怕后期波兰队也换上了替补,我们这边依然找不到任何追分的机会。
这就是最让人揪心的地方。我们的替补,连对方的替补都打不过。
第四局,吴梦洁和庄宇珊两位主力都在场,开局确实还能咬住,甚至保持着微弱的领先。但比赛一到中局,波兰队的替补一发力,比分就瞬间被追平、反超。最终,一个16-25,比赛就这么结束了。
赛后的技术统计冰冷地摆在那儿:进攻、拦网、发球,我们样样落后。这不是偶然,这是全方位的被压制。
有人总说,热身赛嘛,输赢无所谓,主要是为了摸底。
没错,这场比赛的价值恰恰就在于此。它把我们最大的短板,赤裸裸地暴露给了对手,也暴露给了我们自己。那就是主力与替补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主力阵容能和世界强队掰手腕,可一旦她们下场,我们的战斗力就瞬间掉档。这反映出的问题就深了,替补队员们在平时的联赛里,真的经历过足够多的硬仗吗?我们的梯队建设,是不是给了年轻球员足够的实战机会去犯错和成长?
更要命的是,这场比赛也成了波兰队刺探我们军情的最佳窗口。
她们现在清楚地知道了,中国女排的替补阵容就是软肋。进攻威胁小、防守漏洞多、配合不默契。等到7月24日凌晨两点,总决赛1/4决赛的赛场上,她们一定会针对这一点,做出疯狂的布置。
一旦比赛进入相持阶段,需要换人调整节奏时,我们能派谁上去顶住压力?
输掉一场热身赛当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
现在距离总决赛只剩下最后四天时间。与其去纠结这场失利,不如抓紧时间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唐欣的进攻、万梓玥的拦网,这些在训练中的亮点,为什么一到国际赛场就发挥不出来?
是时候把潜力转化为即战力了,任何口号都没有场上的实际表现来得重要。
总决赛的赛场,不会给你任何喘息和适应的机会。当主力队员体能下降或状态起伏时,我们的替补席,真的能让人放心吗?
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