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李花实习生赵梓君)夏日高温难耐,人体出汗量大,补水成了日常刚需。运动饮料因宣称“能补充流汗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成了不少人的补水首选——运动场上挥汗的健儿、外出游玩的亲子家庭,常常人手一瓶。
但运动饮料真的是夏日“补水神器”吗?近日,有网友在“听语+”平台提出这一疑问。记者就此采访专家后得知:运动饮料并非万能“补水神器”,更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饮品。
很多消费者觉得运动饮料就是添加了电解质和营养素的饮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运动饮料”只是“特殊用途饮料”的一个细分类目,与之并列的还有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等。不同类别的特殊用途饮料,成分不同,对应的国家标准也不一样。其中,运动饮料对应的国家相关标准定义为:“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那么,挥汗如雨时,到底要不要喝运动饮料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营养师刘珊给出了答案。她表示,大汗淋漓时体能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运动时就要喝运动饮料”。如果运动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单纯补充水分就可以。若担心电解质流失,可适当加一些电解质饮料或者运动饮料。
实际上,运动饮料的核心作用是补充运动中流失的水分、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它更适合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通常是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的运动,比如马拉松、高强度间歇训练等。如果只是进行短时间的轻度运动,像散步、瑜伽,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很少,就没必要喝运动饮料。这时,普通温水就能补充水分;淡盐水、电解质水则能补充电解质。
如果把运动饮料当水喝,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吗?刘珊指出,运动饮料里含有钠、钾以及糖,这对肾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很不友好。而且,要是因为天气热、出汗多,就用运动饮料代替饮用水来补充水分,很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过多,进而增加肥胖、龋齿的风险。
对于想通过运动减重的人群而言,如果不是进行长时间激烈运动,喝太多运动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恐怕会影响减重效果。另外,对所有人群来说,过多的糖摄入还会提高慢性病的发病概率。
刘珊建议,如果非要选择功能性饮料,尽量选择无糖饮品,或者苏打水之类的。
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