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北碚医院骨一科(关节、创伤、运动医学)成功为一位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双下肢不等长5厘米的68岁患者实施高难度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告别了困扰40余年的“长短腿”,目前康复进展良好。
\n王阿姨自幼右髋发育不良,随着年龄增长,右腿较左腿短缩达5厘米,长期代偿性跛行导致骨盆倾斜、脊柱侧弯。但因疼痛尚可忍受,王阿姨一直未进行正规检查及治疗。直到最近,日益加重的右髋疼痛和逐渐受限的活动能力让她不堪其扰,这才下定决心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北碚医院骨一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n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提示:王阿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右侧伴高脱位)、关节炎(右髋继发性重度),导致了她多年痛苦。考虑到王阿姨迫切希望通过手术矫正畸形、改善步态的强烈诉求,骨一科朱勇军主任团队非常重视。
\n朱勇军主任团队快速为其完善术前评估,进行肌肉放松锻炼等预康复指导,在充分考虑先髋患者骨性平衡(恢复髋臼-股骨解剖对位)、力学平衡(调整偏心距重建外展肌张力)、软组织平衡的前提下,精细选择假体关节,决定为王阿姨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松解+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
\n术中,朱勇军主任团队精准定位髋臼、精确矫正前倾角、精细控制肢体延长,实现了假体安放角度的精准调整,手术顺利完成。
\n术后复测王阿姨双腿相对长度达到等长,但由于王阿姨身高不足150cm,加之术前短缩严重,长期短缩已导致骨盆倾斜及脊柱侧弯引起腰腿痛等各种不适。
\n本次手术延长肢体5cm,对手术技术及康复过程都是极大挑战,患者髋周肌肉(臀中肌、髂腰肌)长期废用性萎缩,术后肢体延长可能导致神经、肌肉牵拉伤、骨盆倾斜代偿性疼痛及术后肌肉乏力等困难。
\n骨一科护理团队为王阿姨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使用外展枕(三角枕)置于双腿之间,防止髋关节内收和内旋,预防脱位,下肢采用阶梯垫高的方式,逐渐降低抬高高度,让患者逐步适应肌肉及神经的牵拉,并密切观察评估患肢感觉特别是小腿外侧、足背以及运动功能(足趾、踝关节背屈/跖屈、伸膝)的情况,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帮助王阿姨树立康复信心。
\n康复期间,王阿姨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每日功能锻炼。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指导和鼓励下,她的恢复进展顺利,术后第7天,当王阿姨第一次在助行器辅助下稳稳站立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感觉太神奇了,几十年了,我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她兴奋地表示:“等完全康复后,一定要给亲朋好友们一个惊喜。”
\n“谢谢你们,我现在走路越来越稳当了。这次治疗不仅让我的双腿等长了,更让我重获了行走的尊严和人生的希望!”两个月后复诊时,王阿姨特意带着一面绣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来到骨一科亲手交到朱勇军主任和罗利护士长手中,表达感谢。(资讯)
\n(文/罗利)
\n原标题:告别40年长短腿!重医附属北碚医院骨一科为先天髋病致下肢不等长5厘米患者成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
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